亚洲各国正在积极发展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同时美国页岩油气的供应量提升也将进一步填补中东地区的供给不足,因此亚洲地区石油需求增加不会造成原油供给紧缺。
今年上半年,美国地质调查局(The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发布了针对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页岩油和页岩气储量的最新调查结果。据估计位于这三个州的巴肯油田和Three Forks油田总共蕴含了大约74亿桶原油的可采储量。这一数字意味着美国这三个州的原油储量比2008年的调查结果翻了一番。地质调查局的报告声称即便是这一数字也可能低估了该地区的原油整体储量。与2008年调查结果相比,储量上涨一倍。
水力压裂法和水平井技术的进步使得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发成为可能。曾经被认为是没有开发价值的“贫矿”,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潜力无限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气和页岩油的繁荣让盛极一时的“石油峰值论”成为谬误:美国的原油生产量正在快速上涨,到2012年底,国内原油总产量已经恢复到了1992年的水平;同时源源不断的页岩矿藏正在世界范围内被不断地勘探出来。
10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表示:在未来的20年间,亚洲国家在获得足够原油供应上面临巨大挑战。亚洲开发银行称,贫油的亚洲(包括:中亚、东南亚、南亚、东亚、太平洋岛国,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经济体)已严重依赖进口来满足自身需求,预计到2035年亚洲原油和成品油的净进口将猛增至每天2,570万桶,相当于2010年的进口量180%。
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与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对10个东盟(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国家的能源需求前景预期一致。国家能源署公布报告显示,全球石油需求增加,且增量主要集中于亚太经济区。虽然亚太国家尽力更多使用清洁能源,但化石燃料在该地区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到2035年时将小幅上升至82.4%,每年煤炭使用量增长1.7%,原油使用量增1.9%,天然气使用量增3.9%。
目前美国页岩油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不可否认美国页岩油开采对于全球石油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而另一方面,亚洲众多地区仍处于贫油状态,原油对外依存度极高,虽然预测结果显示,预计到2035年,以目前原油供应格局,亚洲地区很难从外部获得稳定原油供应。但根据易贸研究中心分析,亚洲各国正在积极发展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同时美国页岩油气的供应量提升也将进一步填补中东地区的供给不足,因此亚洲地区石油需求增加不会造成原油供给紧缺。
相关文章
- 【石油】页岩油产能提升 推动美国原油出口增加
[2013/09/30] - 【石油】分化OPEC 美“回归亚洲”第一步
[2013/06/07]
相关视频
- 财经观察:家电业如何摆脱“政策依赖症”
[2013/05/31] - 财经观察:揭秘比特币
[2013/05/16] - 财经观察:“猪周期”再次来袭
[2013/04/25]
热点文章
- 【石化】北美丙烯产业的发展对PP市场格局的影响
[2014/01/16] - 【石化】甲醇市场价格弱势盘整
[2014/01/13] - 【石化】聚乙烯利润分析双周报
[2014/01/07] - 【石油】2014年1月1日海关总署正式调整生物柴油进口消费税税则
[2014/01/03] - 【石化】甲醇港口库存小幅增加
[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