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气治理以及“煤改气”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天然气最大的供应商,中石油今年冬天将面对史上最严重的天然气供需矛盾。供不应求是导致天然气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近期管道气资源供应开始紧张,中石油及相关单位在西南和陕西等地召开有关天然气供应的紧急会议。
在大气治理以及“煤改气”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天然气最大的供应商,中石油面对史上最严重的天然气供需矛盾,可谓“压力山大”。一月内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
在大气治理“国十条”的推动下,沿海及北方地区燃煤锅炉、燃煤电厂的天然气改造任务加快,然而在资源供应有限的情况下,今冬明春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升级,无论是供应还是管道输气能力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10月14日,发改委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省市部门发布通知预测称,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矛盾较往年将更为突出,如遭遇持续低温等极端天气,保供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要求三大石油巨头保持现有气田高负荷生产,确保新增产能按期投产,并多渠道增加进口。
此前,中石油相关部门分别于9月27日和10月11日召开有关冬季供气情况的会议,根据会上的内容显示,今年用气高峰期间,中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不容乐观,且管道的输气能力有限,缺口或在80亿立方米左右。
有中石油人士表示:“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缺口非常大,供需矛盾为历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因此,在此期间,天然气液化原料气供应势必会减少,在供应紧张情况下,LNG价格也会不断走高,甚至高于去年同期,对于加气站来说成本势必增加。”
据中石油预计,2013年,中国石油供气范围内有效需求将继续保持“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前两年20%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供需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石油全力保供,预计全年供应1115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比增幅14.6%。
此外,中石油预计今冬明春供应天然气5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1%。尽管天然气供应在不断增加,但是供不应求,是导致天然气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
易贸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增加,增加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由于进口气价格倒挂,导致中石油进口气积极性不高。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理顺天然气价格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章
- 【石油】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在哥伦比亚发现大油田
[2013/12/17] - 【石化】全球首个海上浮动天然气加工设施亮相
[2013/12/11] - 【石油】六大地区推动美国石油、天然气增产
[2013/11/20]
相关视频
- 财经观察:家电业如何摆脱“政策依赖症”
[2013/05/31] - 财经观察:揭秘比特币
[2013/05/16] - 财经观察:“猪周期”再次来袭
[2013/04/25]
热点文章
- 【石化】北美丙烯产业的发展对PP市场格局的影响
[2014/01/16] - 【石化】甲醇市场价格弱势盘整
[2014/01/13] - 【石化】聚乙烯利润分析双周报
[2014/01/07] - 【石油】2014年1月1日海关总署正式调整生物柴油进口消费税税则
[2014/01/03] - 【石化】甲醇港口库存小幅增加
[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