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5易贸研究 | 易贸商品信息研究中心主编 | NO.YS662
【有色】环评与成本双重压力下 镍铁厂商开工不足
[ 核心提示 ]

 

“金九银十”序幕已下,11月全国镍铁厂家整体开工率65%,较年中有所提升,但依旧维持低位。分区域看,内蒙、山东、江苏及辽宁等省镍铁厂家开工情况相对较好,多数区域开工率超过75%,丰富的资源配置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这几个地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金九银十”序幕已下,11月全国镍铁厂家整体开工率65%,较年中有所提升,但依旧维持低位。分区域看,内蒙、山东、江苏及辽宁等省镍铁厂家开工情况相对较好,多数区域开工率超过75%,丰富的资源配置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这几个地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而山西、浙江、湖南、四川等省镍铁厂家停产、减产仍在继续,设备开工不足。


据调研了解,镍铁企业开工不足的原因除了长期的产品价格低迷外,环评趋严及成本提升等压力亦被厂商屡屡提及。


第一,行业洗牌有序进行,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镍铁产能严重过剩,终端需求疲弱,镍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厂商对不锈钢厂的倚赖明显加大。大型镍铁厂商依靠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更易于进入钢厂的供应商体系;而小型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难以获利,将逐渐被市场淘汰。据悉今年年中一些技术落后的小型厂商已陆续关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建产能进入市场的冲击。


第二,相关部门环评趋严,企业技术实力、排放标准及流动资金等方面受到考验。继2010年起我国将400立方米以下高炉产能列入淘汰名单范围之后,近年来相关部门对小电炉的管控逐渐加码。小电炉产能利用率低,且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符合节能高效的产业发展方向。据悉,环评已给内蒙古、山东及山西地区产能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为了达标,企业需要支出更高的专项整顿资金,加剧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山东地区很多企业反映由于环保政策影响,无法申请银行贷款,而钢厂的现金结算不畅,中小型镍铁厂缺乏充裕的流动资金,引致停产。


第三,成本提升压缩铁厂利润空间,结算周期延长考验资金实力。8月份以来,伴随下游补库需求的阶段性释放和对明年印尼收紧镍矿出口政策的预期,进口红土矿价格出现一波反弹。以印尼1.85-1.9品位的镍矿为例,今年7月华北地区进口价格连续两个多月维持在365元/吨的低位,而到了8月份,华北进口价格已经涨至415元/吨,涨幅约17%。此外焦炭等原料价格也有反弹,江浙地区电力成本居高不下,都提升了厂商的生产成本。然而下游钢厂压价明显,包括太钢、宝钢、青山、浦项等在内的众多钢厂多次下调镍铁招标价格,同时部分钢厂半承兑半现款的结算方式也延长了镍铁厂的资金回笼速度。


以上三大因素共同制约下,镍铁企业开工率难有明显提升。临近冬季,镍市供应将逐渐减少。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天气渐冷,气温太低将影响红土镍矿烧结和回转窑生产,加上今年总体市场需求不旺,预计内蒙古地区中小厂商停产将延续至明年4月份。在此期间,国内镍铁供应量将受到影响。


[易贸研究中心/祁彬娴]
分享到: